更新时间:2025-01-07
货币的职能是高中经济学教材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也是历年高考中常见的考点。其中,货币的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职能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混淆的部分。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两个概念,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区分货币的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职能。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货币的基本职能。货币的主要职能包括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和世界货币。在这五个职能中,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是最常被提及且容易混淆的两个。
流通手段是指货币在商品交换中作为媒介的作用。当货币用于购买商品时,它就是在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在这个过程中,货币和商品的所有权同时发生了转移。
支付手段则是指货币在清偿债务、支付工资、租金等非即时交易中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货币的转移不伴随商品的即时转移。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两个概念,我们可以采用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根据货币发生转移时是否有商品的转移来判断。具体来说:
- 如果有货币转移且同时有商品转移,那么货币就是在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
- 如果只有货币转移而没有商品转移,那么货币就是在执行支付手段的职能。
通过具体的例子来说明这一点会更加清晰。
1. 消费者在商店购买商品:
例如,消费者在商店花了10元钱买了5斤苹果。在这个过程中,货币从消费者手中转移到商店,而商品(5斤苹果)从商店转移到消费者手中。因此,这里的10元钱执行了流通手段的职能。
2. 单位发放工资:
例如,单位给职工发放工资1000元。在这个过程中,只有货币(1000元)发生了转移,而没有商品的转移。因此,这里的1000元执行了支付手段的职能。
3. 商店标价和实际购买:
例如,商店的一件衣服标价50元,小王花了40元买走了这件衣服。在这个过程中,既有商品(这件衣服)的转移(从商店到小王),又有货币(40元)的转移(从小王到商店)。因此,这里的40元执行了流通手段的职能。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货币的转移和商品的转移可能不同时发生。例如,赊账买卖的情况。
- 赊账买卖:
假设小张昨天在商店赊了5斤苹果,今天去付了10元钱。从长时间来看,这个过程中既有商品的转移(5斤苹果从商店到小张),也有货币的转移(10元钱从小张到商店)。然而,从货币转移的那个时间点来看,只有货币的转移而没有商品的转移。因此,在这个场合中,货币实际执行了支付手段的职能。
为了巩固理解,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练习题来检验学生的掌握情况。
1. 10元钱可以购买5斤苹果;
- 答案:价值尺度
2. 小张花了10元钱买了5斤苹果;
- 答案:流通手段
3. 小张昨天在商店赊了5斤苹果,今天去付了10元钱;
- 答案:支付手段
4. 小王昨天领取工资1000元。
- 答案:支付手段
通过上述方法,学生可以更直观地理解货币的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职能。这种方法不仅避免了死记硬背,还能够帮助学生在实际应用中灵活运用这些概念。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够为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提供一定的帮助。